顯示具有 家常食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家常食譜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

自製米漿 Homemade rice drink

三日入廚下,洗手做羹湯,未諳翁食性,先遣小姑嘗。-- 王建,新嫁娘

雖然我不是新嫁娘,平日也不太做羹湯,但是今天晚上公婆大姑二姑等一行六人要到我們家來小住一星期。當中除了公公婆婆以外,其他人都沒吃過我做的東西,所以心情是相同的。

公公有痛風的顧慮,不能喝豆漿,平日早餐都是喝米漿。但是在這地方,米漿哪裏買得到?就算是有也得顧慮衛生安全,過去他們來的時候,我曾經自己動手做過,那時傻傻的用米去打,結果煮出一大鍋糊糊的花生稀飯,還得麻煩公婆倆人辛苦地幫我解決困難,實在很不好意思。後來我在網上查出來,用米磨成的粉就可以了,果然做起來輕鬆喝起來也順口。今天我開始動手做米漿,順便把過程記錄下來。。。

12OZ 花生一包,帶皮不帶皮皆可。在臺灣可以買到已經炒好的花生,這裡只有自己動手炒了。
炒花生很費工夫,需要用文火並不停地翻攪以免炒得太焦。我比較懶惰又沒時間,所以炒得差不多香味出來的就停手。炒完後放涼。
加上一大把熟芝麻。還好買得到熟芝麻,否則炒完花生炒芝麻,哇哩咧。。。
北美地區轟動武林驚動萬教,大名鼎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水磨白粘米誌粉,就是在來米粉,一杯(量米用的杯子)。真的一杯就夠了,千萬別多放。

放在果汁機裏,加上水一起打,打到顆粒夠細為止。
打好後放進鍋裏加水煮開,再加入紅糖(一定要用紅糖才會香哦,白砂糖不行啦),煮的時候要不停地攪動免得黏鍋,煮開後若太濃稠,可以加水。

一杯在來米粉和一包花生一把芝麻就可以煮這麼一大鍋,難怪開早餐店也會發財!
雖然顔色稍淡一點,但是不錯喝哦! 好了,我要來去買白蘿蔔做蘿蔔糕了!再聊!

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

懷念的滋味 Taiwanese bread

來到美國這麼多年,飲食生活起居大都已經美國化,雖然在這裡許多愛吃的菜和水果都吃不到,但是隨著亞洲超市的開張,湊合著也還差強人意,只是有一點我們一直沒有辦法得到滿足的,就是懷念的臺灣西點麵包。

老公從前就一直提議「我們」自己做麵包吃,還買了一台麵包機回家。但是過去那個「我們」實在太忙了,這個提案只好一直擱置下來。直到最近因為一位姐妹提供了一個周老師美食教室網站,加上小恩恩愛吃麵包和自己嘴饞,於是才開始研究,試圖在家裏做出家鄉才有的美味。

在美國除了亞洲店以外,普通超市賣的麵粉並沒有所謂高筋中筋或是低筋的區別,一般來說賣的都是all purpose或是bread flour,cake flour。有一次我在超市的架子上發現了vital wheat gluten flour,顧名思義,應該是麵筋粉吧,於是買了一包回家試試。經過幾次的試驗,我發現以320克的all purpose flour配上80克的gluten flour,可以做出口感適中的麵包。這時老公又發表意見了,白麵還是少吃為妙,應該要吃全麥麵包。全麥麵包並非真的完全用whole wheat flour做的,根據周老師的說法,頂多用個50%,否則口感太差。我目前是以80克的全麥麵粉,加上80克的gluten flour,和240克的all purpose flour混合,做出來的麵包很有嚼感又不至於太粗。

妹妹愛吃烏龜麵包(她口中的turtle包包,就是菠蘿包),老公喜歡起酥肉鬆(起酥皮在超市就買得到),外婆則欣賞蔥的香味,另外我還做過克林姆包和牛角麵包(是Vivian春假在家時我們合做的)。做法在周老師的網站上都有,我是用麵包機攪麺和發麵,非常方便,大家不妨試試。要注意的是,每個烤箱都不同,雖然食譜上有註明應該烤多久,但是我還是試了幾次才拿捏住火候,不至於烤得太黑或不夠。

想起過去每次去加州總要抱一堆麵包回來,不僅不方便而且價格都不低。現在要吃麵包不求人,像老公說的:「我們家基本上每天都應該要發麵!」我打算繼續挑戰不同口味的麵包,希望能成為一個麵包達人,可是得小心別讓妹妹變成一個麵包超人。


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

香辣炒泡菜

幾個月前到紐約去時,吃到了嫂嫂做的辣炒高麗菜,味道像極了臺灣路邊臭豆腐攤上的泡菜,但是沒有繁複的腌漬程序和等待的過程,馬上就吃得到又衛生。於是向她討教了此菜的做法,回來後試做了幾次,還頗受好評的。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,從來沒寫過食譜的我,也東施效顰一番,把這個菜的做法po上來,希望愛吃泡菜的人都能受惠。但是做菜對我來說一向不是rocket science,基本上是靠經驗,所以我也沒有辦法精確地寫出幾盎司或是幾茶匙的糖或鹽,格友看了以後若要試做,就憑個人口味的喜好斟酌吧。

材料:
臺灣高麗菜(Taiwanese Cabbage)一棵。我們這兒買得到臺灣高麗菜,如果買不到的話,用普通高麗菜來代替。但是這兩種高麗菜脆度厚度口感都不同,普通高麗菜做起來應該是比不上臺灣高麗菜的。
辣椒醬:我用的是老騾子激辛蒜蓉朝天辣椒醬,寧記蒜蓉辣椒醬應該也很適合,但是李錦記的蒜蓉辣椒就不行了,不夠辣又有太多其它的添加物。選用的辣椒醬基本上辣味要足,最好帶點蒜味,但是不要有其他特有的味道,像是辣豆瓣醬、老乾媽豆ㄕˇ醬(奇怪,我怎麼找不到這個字呢?是我音拚的不對嗎?)、帶有蝦仁或其他怪味的辣椒醬都不適合,做起來口味不道地。
鹽、白糖、白醋、沙拉油

步驟:
1. 高麗菜洗淨,邊洗邊用手撥成適中的大小。千萬別用刀切成公整的塊狀,那樣子視覺的效果就完全被破壞了。
2. 把高麗菜用鹽抓一下(是用手抓啦,只是要加鹽讓它入味),放置30分鐘,準備下鍋。
3. 起油鍋,把高麗菜放進鍋裏拌炒,待稍軟,加入糖醋。做泡菜的要點是糖醋要放足才夠味,這個原理在這裡也是一樣的。別把菜炒得太熟了,否則變成水煮高麗菜,失去了脆度,就不好吃了。
4. 起鍋前加入辣椒醬拌勻即可,若放涼了吃就更像泡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