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公生來就是個拿筆桿的,但是卻遇上了大時代,他生命的軌道也因此改變。
他在酒務頭村上的學堂,是傳統式的教學,一週上學七天,沒有星期天這回事兒,半夜三更就起床上學去,每天早晨要背書給老師聽,下午寫楷書。他今天肚子裏裝的詩詞歌賦和一手的好楷書,就是那六年學出來的。他到現在還深深記得老師用來鼓勵他們好好讀書的北宋汪洙《神童詩》,還曾寫下前四句用來鼓勵涵涵好好用功:天子重英豪,文章教爾曹;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。雖然我們現在聽起來覺得八股,但是過去真的就是這麼教的,也的確有他幾分道理在其中。
等到縣城裏興建了洋學堂,公公決定要轉學去受新式的教育,於是插班到城裏的小學去上課,每星期上六天課,平時寄宿在學校裏,這樣渡過了兩年。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,全國上下不分男女,出錢出力集中意志全面抗戰。半年多後,公公響應了政府的號召,決定棄學從軍共赴國難,但也因此小學沒能畢業,是他很遺憾的一件事情。
公公了考上了駕駛兵,就這麼地離開家了,他們這一群新招收的「汽車駕駛教育團」學員們集合了後,一起搭乘汽車到西安北站,然後轉乘鐵皮火車離開。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,第一次見到汽車,也是第一次見到火車。當時公公坐在汽車上覺得很新奇,當他想到以後自己也可以開這種汽車時心裏頗覺神氣。
等到上了火車,在火車慢慢地駛離車站時,依依不捨的離情又爬上公公的心頭,今日一別,不知何時才能再回故鄉。火車自西安向東行駛,經過臨潼、華陰,到達潼關時已經是晚上了,大家伙兒擠在狹窄的車廂裏,就地鋪被過夜。此時公公想起家人,不知道他們這個時候在做什麼,是否也在想念自己,忍不住傷心落淚。同行的大都是流亡學生,同是天涯淪落人也都有相同的處境,一起勸他別太傷心了,公公這才收拾起難過的心情,勉強地渡過了第一個想家的夜晚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